国内动态

佛山:工业大市彰显文明气质

发布日期:2014-10-21责任编辑: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得风气之先,敢闯敢试,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珠三角排头兵位置。近年来,佛山更是坚定不移,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彰显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与文明气场。

今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发布《广东公众幸福指数测量报告》,佛山“幸福指数”位列全省第一。今年9月17日,中国社科院推出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佛山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中排名第四位,而且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管理5项指标均靠前。

 

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强化制度机制保障

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文华里美食街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闹市中心,人口密集,食铺林立。去年以来,这里15家餐饮店陆续推出“阳光厨房”,顾客透过玻璃或屏幕,能够清楚看到厨房内部环境和员工工作情况,饮食店生意日益红火。

“‘阳光厨房’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食品安全知识和产品推介于一体,能提高消费者的信心,也增强经营者自律意识。”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位负责人,截至今年8月,该市通过验收的“阳光厨房”达1937家,占应建设总数的96.0%。

“阳光厨房”只是佛山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个部分。近年来,佛山从社会、政府、商业、个人诚信和司法公信五大领域着手,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佛山着眼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市征信系统,建立金融、司法、税务、生产、经营诚信等综合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动态监督,定期公开。同时,开通诚信网站,制定惩戒办法,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让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

近年来,佛山开展“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诚信示范店”、“学习双桂坊、诚信做食品”等活动,建立了2784家建筑行业企业《诚信手册》,建设11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55家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推出一批市场认可、群众信任的诚信示范企业、街区、门店。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点开“佛山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可以看到信用查询、信用动态、信用公告、重点人群信息查询、人民法院执行征信查询、优秀企业等特色栏目,囊括企业等级评定信息、企业处罚信息等67个信息项。

佛山还着力构建帮扶机制与考评机制。为推进农村文明创建,佛山面向全市征集涉及创建活动、社会风尚、文化建设、村容村貌等特色做法,选出30个重点项目,给予60万经费扶持,带动市、区、镇街和村总创建投入1500万。

顺德区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把“微文明”行动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使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该公司根据驾驶员提议,制定员工文明约定,内容包括:在车上配备雨伞、纸巾等,节假日装饰车厢,到站打扫车厢等。公司新入职员工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15课时。组建优秀车长训练营,制订敬业乐业、优质服务等标准,驾驶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明显提高。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乐善好施,是社会文明的“地标”。

今年夏天,“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闪亮登场。80多个营地、5100多名营员,分别加入艺术、阅读、文学、文博、戏剧曲艺、创意等6个主题夏令营。市委书记刘悦伦以文化志愿者身份,为夏令营学员做“开营第一课”辅导,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对面交流。

这是连续举办5届的“寻梦佛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的“升级版”,真实记录了佛山的包容精神与文明进程。来自粤北山区南雄市的带队老师陈艳说:“可以感觉到佛山是一个很热情、很有爱心的城市!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夏令营活动,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社区志愿服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特殊群体志愿服务为突破口,佛山全力推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提升社会整体文明水准。

佛山以南海区桂城“关爱中心”的“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为样板,“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带动、居民参与、积分奖励”,建立招募、培训、注册、供需对接、资金保障、回馈激励等制度。全市确定8个社区先行试点,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入基层、入社区、入家庭,扶困济贫,乐善好施。党员带头参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4466场次,服务群众超过17万人次。

 

志愿服务,贵在坚持。

佛山尝试以竞争性资金分配方式,扶持重点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去年,通过组织报名、项目初评、专家现场评审(复选)、公示、审批等程序,佛山扶持了32个志愿服务项目,涉及金额约52万元。

今年,佛山继续扶持了40个志愿服务项目,涉及金额68万元。全市涌现出一批辐射力强、影响力大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市妇联的“‘心连心,我们在一起’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佛山科技学院的“健康直通车”、佛山市图书馆的“阅读、温暖——视障读者关爱行动”、佛山电大的“‘430’爱心学堂”等。

佛山市志愿者自驾车服务队副队长陈智慧,参加志愿服务10年,多次筹划组织针对孤儿、单亲家庭、特困家庭、孤寡老人、智障人士等困难对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英德、广宁等地为乡村学校筹建“爱心图书屋”,实现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心愿。她自豪地说:“参与志愿服务,我找到了提升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得到服务对象认可的同时,我获得了友谊、获得了尊重、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佛山正成为时尚。全市形成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志愿者服务网络,实现政府职能部门资源联动。全市拥有3000多支规模较大、较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达60万人。他们通过志愿服务网站、手机志愿服务APP、志愿服务驿站、微信等信息平台,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对接。

佛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鲁毅表示:“每个市民既是文明创建者,也是文明受益人。只有形成共建共享、互助友爱的良好风尚,才能把佛山建成文明有序、富裕幸福的美好家园。”

目前,佛山已有7人被评为“中国好人”,7人被评为“广东好人”。五届“佛山美德之星”评选,共产生“美德之星”、“佛山好人”149人。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文明单位72个、市级以上文明社区32个、区级文明社区109个;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2条、示范点10个;市级以上文明村约占全市村居55%。

 

以道德建设为核心,凝聚创新发展合力

崇德向上,是社会文明的动力。

佛山广泛开展“六个一”创建活动,即“一堂”(建好用好道德讲堂)、“一队”(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一牌”(设置一批“文明的约定——尊德守礼”提示牌)、“一桌”(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一微”(开展“微文明”市民行动)、“一传播”(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融入单位日常文明创建之中。

为了打造学习道德模范的平台,佛山建立700多所公民道德修养课堂。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公民道德修养课堂”总堂至今开讲30期,引导大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增强市民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城市归宿感和生活幸福感,寓教于乐,相互融通,深受欢迎。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佛山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六支队伍”,即身处一线的班主任、法制副校长、家庭教育指导者、青年志愿者、青少年文化教育者和“五老”等,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以老同志为骨干的讲师团、宣讲团常年活跃在各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大手牵小手,践行‘微文明’”活动,全市有2万多名“五老”人员参加,开展2万多次践行“微文明”行动,做好事10多万件。

今年5月,佛山开展“文明的力量”——全市百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文艺巡演暨作品征集活动。6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1200多场先进模范进校园活动。“最美家庭”推荐命名活动,延伸到全市115万个家庭。

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佛山建起城乡学校少年宫57所、“青少年道德修养课堂”133所、家长学校2207所,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全市两家单位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人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涌现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共1045名。

关婉飞是广东省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她从学生时代就参加志愿服务,一直牢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2011年5月,有着13年志愿服务经历的关婉飞,毅然辞去高薪工作,拿着仅有之前工作一半薪酬的收入,成为一名全职义工。她出入福利院、麻风康复村,看望乡村空巢老人,长年累月,无怨无悔。她说:“分享是最大的快乐,我愿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佛山注重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全市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文艺作品350多项。其中,有佛山群众文艺“百花奖”作品、“魅力佛山·我们的价值观”佛山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作品、“文明的力量”——佛山市百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文艺巡演优秀作品、“中国梦”文艺创作作品、顺德文化金凤奖作品、“黎简奖”文艺作品等。

此外,佛山充分利用网站、电子屏、楼宇电视、户外广告牌、工地围挡、宣传墙、公交站牌等,增加“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占领舆论阵地,倡导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通过170多万用户的数字电视平台设置“我们的价值观”等开机宣传画面,让公益广告如同空气一样走近佛山市民身边。

随着城市文明程度提高,拥有800万常住人口的佛山,社会治理创新,生活环境改善,发展模式转变,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力增强,不仅经济实力名列广东省前列,幸福指数也居珠三角榜首,真正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