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级机构提议建设国际信用评级新体系
发布日期:2015-07-22责任编辑:点击: 次
最近,希腊再度被世界关注。希腊最终是退出欧元区,还是接受国际债权人的附加紧缩条件,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
近期,全球三大著名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标普发布最新的信用评级报告,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降到***级:由之前的CCC降至CCC-。中国的大公国际也将希腊的全球主权信用评级展望降为负面。
希腊债务危机将如何继续发酵?这种主权债务违约将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直言应密切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全球信用风险及对中国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加快建设全新的国际信用评级机制。
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再遭下调
至历史最低
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希腊主权信用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日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消息称,将希腊外币和本币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CCC调降至CCC-,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称,预计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几率目前约为50%;除非环境发生变化,商业违约在未来6个月内是不可避免的。
无独有偶,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日前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同时维持其本外币主权信用CC等级。
据悉,大公国际此次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为其政策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加剧使信用环境恶化;经济将重陷衰退,偿债来源安全性下降;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快速上升。
大公国际研究院技术总监杜明艳认为,短期内希腊债务危机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但基本可控。不过,希腊债务危机将抑制欧元区长期经济复苏前景,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持续性的不利影响。
信用机构认为
希腊危机或将冲击全球金融体系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对希腊债务危机的蔓延一直高度关注。继7月3日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后,上周末,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又特别举行了一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研讨会,希望以此为出发点研判高负债环境下世界经济走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评级话语权预警信用危机。
杜明艳认为,未来希腊债务危机演化进程有四种可能性。一是国际债权人在财政紧缩和债务减免方面作出较大让步,使希腊继续留在欧元区;二是国际债权人和希腊政府都作出一定让步,希腊继续执行新的救助协议;三是希腊全面违约并正式宣布退出欧元区,启动本国货币;四是希腊政府既不在谈判中让步,也不正式宣布退欧,到期债务违约导致流动性短缺,使得希腊国内不得不执行双重货币制度,出现事实性退欧。
杜明艳表示,7月5日希腊在全民公投中选择拒绝国际债权人救助方案,这使第四种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不过,这一趋势伴随着希腊政府向欧元区提交向债权人作出明显让步的经济改革方案,并已获得国内议会投票通过,这又意味着第二种可能性成为大概率事件,即双方让步,继续执行新的救助协议。
杜明艳表示,不能忽视希腊退欧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希腊退欧对欧元区金融体系的冲击必然会波及全球,加剧全球股票、外汇等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推动避险资金加速流向德国和美国,拉美、中东欧等外部脆弱性显著的国家受波及会更大。同时,其对欧元区长期经济复苏前景的抑制作用和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拖慢美、英、欧、日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加深这些国家对极为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加剧全球信用风险演化的复杂性。”
加快构建阻止虚拟信用关系
形成的评级体系
在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看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也是全球信用危机。因此,要解决希腊债务危机首先要正确认识2008年全球信用危机。
“2008年爆发的全球信用危机实际上是长期以来世界财富创造与分配失衡或者世界性生产和消费的极端表现形式。”在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看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其实是信用危机,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正是引发信用危机的关键。
“改革国际评级体系具有紧迫性。如果不通过评级手段,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的话,会更加危险。”关建中表示,阻止信用泡沫化最有利的手段就是要建立起与信用顺周期,或者信用扩张能力匹敌的评级体系,以它作为信用逆周期的力量。但针对逆周期的力量,评级机制长期缺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思考就是加快构建一个能有效阻止虚拟信用关系形成的评级体系。
在6月29日于北京举办的首届世界信用评级大会上,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国际顾问理事会主席、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表示,“2008年的危机揭示了现有评级体系的不足,而造成危机的根源并导致全球信用资源失衡的机制仍未消除,至今依旧在发挥作用。西方评级机构依然对信用资本流向起着主导作用。
专家一致认为,信用构成全球经济的基石,信用对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积累至关重要。德维尔潘表示,在推动经济增长中,信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信用体系仍然由西方模式和规则主导,主要投资资源也由西方掌管。而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必须加快建立全新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以引导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国家和地区,以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
据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介绍,要使发展中国家从贫困中摆脱出来,必须释放私营资本的活力。但是,评级机构在引导资金流向贫困地区时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更好的信用评级机构,更有效地分析潜在风险和机会,进而最大化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