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眼中的社会信用体系 发布时间:2019/05/27|来源:源点信用|专栏:信用研究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9-12-30责任编辑:点击: 次
社会信用体系(SocialCreditSystem)或社会信用评分(SocialCreditScoring)对于欧美社会来说是个热门话题,引起了媒体、中国问题专家、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经济学家和金融科技等领域人士的关注,本文作者出国交流时都曾反复不断地回答外国朋友关于社会信用的问题。甚至国外的一些学者和博士生从社会学、经济学和风险管理等角度专门研究,据估计,其真正的专业研究力量和影响力甚至要超出国内水平。
作者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引起西方人士关注的主要原因有三:(1)社会信用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人有好奇心要了解;(2)过去三年,互联网和大数据公司大举进军征信领域,让欧美同行感觉不可思议;(3)阿里巴巴集团作为美国上市公司,其推出的芝麻信用评分曾作为中国金融科技的代表在国外影响很大。国外几乎主流媒体,包括经济学人(Economist)、纽约时报(NewYorkTimes)、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和华尔街时报(WallStreetJournal)等都对社会信用体系曾经做过相关报道,但是整体上概念混乱,歪曲事实,甚至出现了很多过时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攻击。这一方面由于国外研究人员很难对中国的复杂情况(社会信用体系、央行征信体系和芝麻信用等)有深入的了解,但另外一方面也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外宣传和理论研究不足有关。
美国顶尖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2018年6月份推出了《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进步的标志,还是侵犯隐私的隐患》的研究报告,在西方媒体产生了一定影响。读完这篇文章,感觉三位作者还是花了很多功夫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而且整体立场中立客观,视角专业,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并抛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三位作者中的一位MartinChorzempa的中文名字为马永哲,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目前在美国的一流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Chorzempa曾经在中国留学和工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国发院和中国金融40人论坛呆过。他关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对蚂蚁金服进行过深度调研,曾经帮助翻译谢平和邹传伟等人合著的《互联网金融》一书的英文版。
Chorzempa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于对芝麻信用的兴趣。最开始的时候也和许多老外一样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征信体系和芝麻信用三件事混在一块,后来随着和中国相关专家的深入交流,对三者有了较西方同行来说更清晰的认识,没有将基于金融信贷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完全混为一谈,并进行了简单地比较,这是该文的一大特点和进步。
该文也清晰地表达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正面社会价值: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政府治理更加透明以及作为以信用经济为特点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
该文也追根溯源,客观地介绍了社会信用起源于征信系统,将信用制度引入政府监管,目的是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系。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问题的出现,激增的网上欺诈和持续的政府治理挑战,社会信用的范畴也被2014年的《规划纲要》大大拓宽了。
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作者也进行了细致地阐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在进行中,目前的经济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文中列举了两个典型的案例:最高法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及社会信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的特点就是惩罚性。作者也提到了不同省市的社会信用体系有着不同的意义,标准和边界的不统一的确是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即使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对于最高法的失信人,有的地方将失信人称为老赖,对其子女上学进行限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对于高铁上逃票和抽烟的情况,有的地方要上报到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甚至某些地方高招过程中,学生没有去自己填报志愿的学校报道也被记入档案,作为失信惩戒的依据。作者认为过分热衷于实行社会信用体系黑名单已经导致了惩罚过度。
作者抛出了几个重要的基础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公民的数据隐私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涉及公共安全,理论上不属于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领域);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还有分散的数字身份识别系统。这些都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和挑战,不仅仅需要技术的保障还需要经济理论的支撑。作者在不同的部分都讨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信用评分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和专业的话题,作者将其熟悉的芝麻信用评分做了介绍,并认为评分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安全,会对被评估人造成巨大的社会后果,同时指出仅仅产生一个分数可能导致社会信用体系成为一个工具,被管理者滥用。
将社会信用体系、央行征信体系、芝麻信用还有美国的征信体系进行比较也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研究角度,虽然这种比较还不是非常充分,但是还是能够启发我们对信用和征信的深入思考。
作者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态度,和很多西方人不同,整体来看是中立客观的,在文章的总结部分指出目前还有时间来完善和探索社会信用体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效处理国内一些最棘手问题的工具,同时,尽量减少它成为社会控制系统的可能性。
同时,该文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作为美国人,对中国的国情不可能有着非常充分的理解,所以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一点过度解读,但是这种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发生的危险动向也的确值得大家警惕。
其次该文担心社会信用体系会对公众的言论自由产生影响,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言论自由有任何联系,所以这个担心现在来看也是没有必要。再次,作者对于国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有可能会借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这似乎有点不太现实,因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外的文化、经济、法制环境不同,社会信用体系并不一定适用。其次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善,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不宜对外输出。
文章虽然有上述的不足,但瑕不掩瑜,值得从事征信和社会信用的相关专业人士一读。期待一篇研究报告分析清楚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也是不太可能的,该文章的撰写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历时大半年,因为社会信用问题比较复杂,作者也查阅了很多文献、访问了很多专业人士,但是即使如此,研究曾几乎进展不下去,后经中国国内相关专家鼓励以及作者的坚持才完成。
希望该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有更多优秀的中外专家以客观、中立和专业的态度来研究中国的征信业和社会信用体系,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献言建策。